每日财经 |澳洲四大银行调整房贷策略以缓解息差压力
澳洲主要银行正尝试减少对房贷经纪人的依赖,以缓解净息差(NIM)受压问题。当前约 80% 的新房贷由经纪渠道发放,金融服务公司瑞银集团(UBS)指出这导致银行利润率持续受挤压。澳新银行(ANZ)、澳洲国民银行(NAB)与 西太平洋银行(Westpac) 均计划
澳洲主要银行正尝试减少对房贷经纪人的依赖,以缓解净息差(NIM)受压问题。当前约 80% 的新房贷由经纪渠道发放,金融服务公司瑞银集团(UBS)指出这导致银行利润率持续受挤压。澳新银行(ANZ)、澳洲国民银行(NAB)与 西太平洋银行(Westpac) 均计划
作为银行业的“压舱石”,六大行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,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.73万亿元,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.07万亿元,延续盈利稳增的态势。
从数据来看,在26家披露了净息差的上市银行中,有8家银行净息差环比二季度走阔,4家与二季度持平。这一积极变化直接反映在业绩上:三季度,共有16家上市银行营收实现同比增长,其中5家增幅超过5%;20家银行净利润同比提升,其中8家增幅达到5%以上。
2025年10月29日,招商银行(600036.SH;03968.HK)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该行在营业收入微降0.51%的背景下,实现净利润1137.72亿元,同比增长0.52%,呈现“营收缓降、净利正增”的差异化表现。
今年以来,“稳进变”的精进理念一直引领着江苏银行向前发展,从年初业绩发布会开始,江苏银行一直在做三件事:风控体系要“稳”、规模和效益共“进”、管理创新在润物无声中求“变”。如今再看“成绩单”,这事的确成了,其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。
据10月28日南京银行发布的三季报数据,该行总资产已经达到29623.08亿元,按照这个增长势头,到年底,国内又将诞生一家三万亿规模的大型城商行。
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降至1.42%,紫金银行等机构更是跌破1.2%时,银行业“靠息差躺赚”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。曾遍布街头的“存款送大米”“开户赠家电”揽客模式,在监管严管(68家银行因违规揽存被罚超3亿元)与客户“逐利迁移”(72%高息
南京银行10月27日晚间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,该行实现资产规模与经营效益协同增长。截至三季度末,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2.96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4.31%;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.49亿元,同比增长8.79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,同比增
10月24日晚,平安银行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,1-9月实现营业收入1,006.68亿元,同比下降9.8%(上半年同比下降10.0%);归母净利润383.39亿元,同比下降3.5%(上半年同比下降3.9%)。不良率1.05%,与二季度末持平;拨备覆盖率229
”广州农商行一位客户经理把1.4万元过节费原路转回工资卡时,顺手把这句话发进朋友圈,十分钟内收获两百个赞——全是自家同事。
牛市潮涌之下,波动亦随之加剧。十月开盘,A股刚刚冲上39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,随即便因关税2.0的黑天鹅事件迎来了一波快速回调。震荡仍在持续,涨跌惊心动魄,这类行情中,投资者既需要追风的勇气,也更需要一份“压舱石”般的稳定感。红利低波资产,正在成为资产组合中不
当前全球金融生态复杂多元,各国货币政策呈显著分化,对国内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。2025年宽货币基调下,全球普遍进入降息周期,我国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LPR持续下调,叠加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一系列政策,均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形成巨大冲击。
今年上半年,在息差收窄、风险防控的双重压力下,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展现出强劲经营韧性,总体上依旧保持着增长态势,资产质量整体上比较稳健,转型动能不断增强,但是各家银行表现不一。
月度行情表现:2025年9月银行板块继续调整,市场风偏上行,红利板块成交占比下降至1.45%。1)行业涨跌幅: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,银行业累计下跌6.89%,跑输沪深300指数10.1pct,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二。7月之前银行板块涨幅
尽管市场对潜在泡沫的讨论日渐升温,但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,科技股的信贷息差正处于多年低点,这意味着由AI驱动的科技股涨势尚未达到危险水平。
周二的股市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跌,那场景,仿佛有一场巨大的利空风暴正迅猛来袭。上午收盘时,整个市场的表现惨不忍睹,上涨的公司数量竟然不足500家。与此同时,成交量却出现了大幅的放大,这就好像是资金们在股市这个战场上慌不择路地夺路而逃,那急切的态势,让人不禁心
这亦是中信银行的现实写照: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从容应对低利率环境、客户需求多元化等挑战,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,并以自身视角徐徐展开了一幅股份制银行在变革时代的生动图景。
这亦是中信银行的现实写照: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从容应对低利率环境、客户需求多元化等挑战,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,并以自身视角徐徐展开了一幅股份制银行在变革时代的生动图景。
在息差持续收窄、业绩增长承压、风险暴露等阵痛中,银行业正经历新一轮分化周期。这其中,不乏一些大中型银行以韧性的姿态,稳健穿越市场分化期。据轻金融统计,2021-2024年,4家总资产规模超9万亿的股份行ROE平均降幅达2.48个百分点,而中信银行是唯一一家降幅
上半年,北京银行公司有效客户突破33万户,增长12.6%;零售客户达3150万户,较年初增长12.6%。在零售端,北京银行通过养老金融、儿童金融、第三代社保卡推广等创新举措,扩大了客群覆盖面;在对公端,则通过深耕央企、国企及区域龙头企业客户,零售端代发业务累计